類型 |
政務失信服務舉報 |
主題 |
標題:烏海市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 荒唐可笑,滿滿黑幕 |
信件內容 |
人社局的各位領導,組織者,目前國家大力提倡職業教育,全國各地職業技能大賽搞得有模有樣,公平公正,選拔優秀選手參加國家,世界技能大賽,可本次烏海舉辦的比賽讓人感覺荒唐至極,我說如下幾點:第一,舉辦這種規模比賽,是否有在全市范圍內發布比賽通知,報名須知,讓行業內有技能人員參賽,據我所知沒有,只是承辦比賽學校職高的老師和學生報了名。第二,比賽裁判選定,考試題目,是否通過專家審核,是否合規,是否公平公正,據我所知,部分賽項,裁判員就是職業技術學校教師,并沒有聘請行業內或者是自治區級裁判員,變成了一言堂,考試題目由本校老師自己選定,裁判員為自己學校老師,選手為自己學校老師和學生,這就出現了自己學校老師出題,自己學校老師監考,自己學校老師和學生比賽的情況發生,談何公平公正公開,比賽的意義在哪里,何不如直接給老師學生把證書獎金發了得了,我們行業內人員看著你們瞎搞得了,明眼人一眼看出來這獎項都是內定好了的,學生怎么能比得過自己的老師。第三,作為組織者,人社局有責任,不能因為你們的不專業,不作為,讓這么好的一個賽事變為雞肋的比賽,讓真正有技能,需要獎項,獎金的人員因為你們的不作為失去這樣的機會,我了解到,很多賽項報名人數多,參賽人數少,雷聲大雨點小,大部分賽項都是職高自己的老師和學生一起比賽的場景,學生都是給老師做陪襯,你們這樣的賽事,真是荒唐可笑,讓人無法信服。不知道領導們認為這樣漏洞百出的比賽是否可行,給獲獎者頒發的證書和獎金是否匹配,是否真金不怕火煉,有沒有黑幕,尤其是那些沒有聘請校外裁判的比賽,是否合規,是否讓人信服! |
姓名 |
吳** |
添加時間 |
2022年08月18日 |
回復時間 |
2022-08-18 16:26:52 |
辦理單位 |
烏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|
辦理狀態 |
已完結 |
辦理結果 |
您好!收悉您的留言,大賽組委會高度重視,經調查核實,現答復如下: 一.比賽報名條件。參照自治區《關于舉辦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的通知》報名要求,本次比賽規定凡在烏海市境內學習、工作滿1年以上,年滿16周歲、法定退休年齡以內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比賽。 二.賽前宣傳動員情況。本次比賽于5月25日開始報名,到7月26日截止。報名通知通過“烏海人社”微信公眾號、烏海市人社局官方網站對外公開發布。同時市文明辦、市教育局、市總工會、共青團烏海市委員會、市婦聯等承辦單位、各區主流媒體也進行了廣泛宣傳。前期報名人數267人,其中學校、學院99人,行業企業168人。 三.賽事組織開展情況。一是裁判隊伍專業。為確保大賽公平公正,本次比賽裁判人員由外地裁判、烏海本地院校教師、行業協會專家、培訓機構專業講師組成,具有豐富的國裁、省裁和市裁經驗。結合設備和師資力量,比賽場地設在烏海市職業技術學校和烏海職業技術學院。二是技術文件規范。比賽技術文件參照自治區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技術文件,由各賽道裁判長綜合我市行業發展現狀、設備技術條件等實際情況制定,并經過裁判員大會討論后確定的,所有技術文件均通過各賽項工作群點對點發送參賽選手。三是比賽過程嚴謹。賽前多次召開裁判員大會,對賽事規程、工作守則等事項進行部署強調。組織參賽選手提前進行抽簽、熟悉場地、強調比賽注意事項和疫情防控要求。印制發放賽事秩序冊,對選手、裁判員、競賽紀律、申訴仲裁方式等作出明確要求。比賽現場每個賽項由1名裁判長、2名裁判員、1名校(院)方工作人員和1名組委會工作人員組成,比賽過程全程錄像,組委會賽事監督組對比賽過程進行巡場監督。比賽結束后,經裁判長、裁判員、工作人員核對分數簽字確認后,交由賽事監督組再次核對后進行成績公示。 本次大賽本著弘揚工匠精神、培養技能人才的初衷,旨在為各類技能人才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,營造全社會崇尚技能、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,非常感謝您對本次大賽的關注,您的意見是我們今后工作中注意和努力的方向,我們也真誠的希望您可以進一步向組委會提供相關線索,便于組委會核實具體情況,如確有裁判執裁不公的情況,一經查實將嚴肅處理。 賽事監督組電話:0473—3158049 |